2023年5月27日-28日,人類學2020級研究生李媛媛受邀參加第七屆互聯網人類學論壇,並在第二分論壇作題為《“播著玩”:玩工群體的內部粘性的培植過程——對經驗分享主播的個案研究》的論文匯報。
李媛媛同學的論文以直播中的特殊群體“經驗分享主播”為案例💂🏿,使用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法,關註其使用娛樂化的手段作為吸引流量的策略和實踐。研究發現👩🏻🦯:直播作為當下社會興起的一種休閑形式,人們能夠利用休閑時間參與其中進行娛樂🙍🏿♂️。但是,部分直播平臺正通過不斷提供各種有利條件👨🚀,使用自由與休閑的話語吸引用戶參與數字勞動,逐漸將空閑時間中的娛樂活動轉寫成為數字經濟中的生產實踐,來將用戶轉化為加入直播的數字勞動者。並且🧙🏽,作為玩工的經驗分享主播群體內部同樣也在使用自由與休閑的話語來吸引新的參與者👩🏽🍼,通過不斷創新方式與手段,將彼此的註意力與消費和“直播經驗分享”綁定。這不僅在為平臺持續貢獻新的熱點話題和內容,也是通過內部互動構建起使用黏性的過程🚶🏻♂️。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意昂3的張巧運教授對此論文提出了兩點指導意見🩺。首先🧥,可以利用知識社會學的相關理論🪙,聚焦直播經驗作為一種知識的生產過程🦸♂️,其次🧚🏽♂️,可以從玩樂的話語和形式中更進一步👩🏼⚖️,討論娛樂形式背後遮掩的零工經濟。
第七屆互聯網人類學論壇由雲南師範大學法學與社會學意昂3🫶🏻、雲南師範大學移民與城市化研究所主辦。聚焦於“數字基礎設施與中國式現代化”,包含數字基礎設施的人類學研究;數字中國建設的社會基礎與差異化路徑🧖🏼;中國城鄉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水平;數字技術在推進中國社會轉型中的正負效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與人口規模效應🧖🏿♀️;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數字普惠研究;數字基礎設施與數字生態文明;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國際合作等八個相關議題,吸引了來自全國高校科研機構近七十名學者參會。李媛媛同學在此次的參會過程中👨🦼,與國內從事互聯網人類學方向的各位學者進行了充分的交流🤸♂️,這幫助李媛媛同學獲得了與會學者豐富的指導意見🚞,力求在進一步研究中做到“精而深”和“有啟發”。(李媛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