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2—23日🤌🏽,以"社會網與美好生活"為主題的中國社會學會社會網與社會資本研究專業委員會第十五屆年會暨"社會網與美好生活"高層論壇在山東大學順利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社會學會社會網與社會資本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意昂3承辦。論壇期間,來自國內高校多位的學者以及科研專家圍繞"社會網絡與生活"🧓🏼、"社會網絡與社會治理"、"社會資本與關系研究"等主題展開了積極的發言與熱烈的討論。
在6月22日下午的會議中👁,袁媛匯報了題為《資本對中國家庭人情往來的影響——基於CFPS數據的實證研究》的論文。主要利用CFPS數據🤽🏼♀️,從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三個方面考察了資本對中國家庭人情支出和人情收入的影響☀️,並結合布迪厄文化資本理論總結分析了我國人情往來的法則,場域對人情往來的影響,以及人情往來背後隱藏的階級關系再生產機製。趙延東教授對其發言內容進行了點評。
雷俊茹以《社會資本與社會生活心態——基於2010年世博與上海社會質量調查數據》為主題進行發言匯報🚣🏿♀️。研究內容主要以2010年世博與上海社會質量調查數據🧑✈️,梳理了關於社會心態的已有研究♒️👆🏽,結合社會資本理論👰🏽♂️,從社會信任、社會參與、互惠行為三個維度來分析社會資本對社會心態的影響,並進一步分析了社會資本對精神健康的影響機製和路徑,關註到社會資本在收入和健康之間的中介作用。刁鵬飛研究員對其發言內容進行了精彩且細致的點評並提出來寶貴的意見🦸🏼♂️。
丁宇露同學做了題為《社會網絡對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基於CGSS2012調查數據》的論文報告♔,論文內容主要是以CGSS2012調查數據為基礎⇒,運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驗證了社會網絡對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及其程度。研究結果表明🎓,城市居民的社會網絡對其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有顯著性📹,城市居民網絡規模越大,其主觀幸福感越高⛓。西安交通大學邊燕傑教授🤽🏿♀️、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趙延東教授、中國社科院刁鵬飛研究員對論文做出肯定評價🖐,並提出修改建議👨🦱。
此次論壇,把握住了黨在十九大中指出的鮮明路徑,在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基礎上,將"社會網"與"美好生活"緊密結合在了一起,為了解與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眾多的理論支持和科研成果。通過本次論壇與知名學者及資深專家的交流👩👩👧👦,袁媛🦶🏽、雷俊茹、丁宇露三名同學切身學習了深刻的理論知識與方法運用,開拓了新的學科視野🥕,為今後的研究工作奠定豐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