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貞、陳晨
【期刊】:人口與發展2020年04期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流動人口增速的趨緩和返遷人數的上升,省際人口返遷的規模及返遷後在省內居住區位的選擇對我國城鎮化格局的影響不斷加深。使用2015年小普查數據計算"固定時距"省際返遷人口的規模和返遷率,以反映我國人口返遷的新狀況,並通過logit模型探討影響返遷人口省內居住區位選擇的因素🫲。研究發現,2015年我國約有271萬固定時距省際返遷人口,返遷率為14.16%。返遷人口規模和返遷率較往年明顯上升。約10%的返遷人口在省內進行了居住區位再選擇🈂️。從輸出地看,西部地區返遷率高於中部;從輸入地看,珠三角返遷率高於長三角📏。雖然以人力資本衡量,省際返遷是對遷移總人口的逆向選擇,但返遷人口的人力資本水平高於非遷移人口,進行了居住區位再選擇的返遷人口的人力資本水平甚至高於遷移人口🐉。研究反映出當前人口返遷越來越可能是流動人口主動選擇的結果,並將對其返回省份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帶來有益的影響👎🏿。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下農民工遷移軌跡的動態分化及其人口再分布效應研究”(18CRK008)👩🏿🍳; 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資助👩🏻🚀;
關鍵詞⛈:人口返遷; 固定時距; 居住區位選擇; 人口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