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受疫情影響,第九屆社會理論工作坊改用雲端會議形式,從2020年6月開始🕵🏼,跨度79天,聚集30個專題、200篇論文👦🏿🦏,近600人次參與主持、發言⛹🏼♀️、評議和討論,聽眾總數上萬人次,在業界引起熱烈反響👩🎤👩🏻🦲,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第十屆社會理論工作坊依然充分利用雲端會議的優點,將專題組織事宜委托給各位學者,由學者全權負責提出專題建議和方案🤷🏻♂️、征集稿件、安排議程🛌🏽,《社會》編輯部僅負責會議室預定👶🏻、海報宣傳等工作✍🏻。
在第九屆社會理論工作坊結束之日,《社會》編輯部和工作編委會、CJS編輯部就再一次向學界公開征集專題策劃🤼,得到學界同仁的積極響應,截至目前,已經確定23個專題的舉辦方案。
現在將繼續開放專題策劃征集🧑🦯➡️,有興趣組織專題的師友🎅🏿,可將專題策劃書發至《社會》編輯部郵箱:society1981@163.com。在下面公布的第一批專題中,標明召集人郵箱的專題面向學界公開征稿🍰,有意向參與研討的師友請與相關專題召集人聯系🤾🏽♂️。期待您的參與,期待雲端的學術盛宴。
《社會》編輯部🕛👨🏽⚕️、CJS編輯部
《社會》工作編委會
2021年3月4日
附:“社會-CJS學術論壇之第十屆社會理論工作坊”第一批專題
專題名稱 |
中國區域社會、歷史研究的範式反思 |
召集人 |
杜樹海(huashu87@126.com) |
|
專題名稱 |
西南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與意識形態 |
召集人 |
胡冬雯(hdongwen@hotmail.com) |
|
專題名稱 |
邊疆社會與民族話語的知識過程 |
召集人 |
劉琪(bethliuqi@hotmail.com)👩👦👦、李如東 |
|
專題名稱 |
社會生活私人資料研究方法論 |
召集人 |
魏瀾(weilananthropology@126.com) |
|
專題名稱 |
海洋的新視界 |
召集人 |
張雯(wenzhang@shou.edu.cn) |
|
專題名稱 |
移民與全球中國 |
召集人 |
遊天龍(tyou0410@gmail.com) |
|
專題名稱 |
地方政府與城鄉發展 |
召集人 |
馮猛(fengmeng2020@163.com)、龐保慶 |
|
專題名稱 |
研究生學術論壇 |
召集人 |
陳偉(sochenwei@shu.edu.cn) |
|
專題名稱 |
作為“智+知”識域的社會文化 |
召集人 |
阿拉德爾吐 |
|
專題名稱 |
社區與國家 |
召集人 |
侯利文🛟、徐選國 |
|
專題名稱 |
西南地區禮俗變革與社會文化邏輯 |
召集人 |
黃瑜、孫旭 |
|
專題名稱 |
經濟社會學與跨國企業研究 |
召集人 |
劉玉照、嚴俊 |
|
專題名稱 |
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口流動 |
召集人 |
同鈺瑩🈚️、鐘華 |
|
專題名稱 |
產權社會學✍️🫖:理論與經驗(“產權社會學論文工作坊”第一期) |
召集人 |
王慶明 |
|
專題名稱 |
跨學科視野下的醫療與社會 |
召集人 |
王瑞靜 |
|
專題名稱 |
酷兒政治經濟學:跨學科的實證研究 |
組織者 |
魏偉 |
|
專題名稱 |
個體化與當代社會轉型 |
召集人 |
楊君🧛👋🏽、趙方杜 |
|
專題名稱 |
身體與情感💍:流動兒童的貧困體驗 |
召集人 |
楊力超、Robert Walker、張冠李 |
|
專題名稱 |
文學、影視與社會 |
召集人 |
王楠🛠、侯俊丹 |
|
專題名稱 |
世紀末的思想和經驗 |
召集人 |
張巍卓 |
|
專題名稱 |
歷史社會學 |
召集人 |
孟慶延 |
|
專題名稱 |
當代中國的居住與空間分析 |
召集人 |
孫秀林 |
|
專題名稱 |
社會工作的人文藝術性 |
召集人 |
楊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