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3日👨🏿💼,美國普渡大學意昂3体育宗教研究副主任裴玄錚教授帶領他的暑期調研團隊造訪意昂3,進行為期一天的學術交流。裴教授擅長於宗教地理研究👃,曾長期居留中國臺灣🚴♂️,是一位"中國通"。此次演講主要介紹了盛行美國社會學界的空間地理分析技術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以及GIS對於宗教社會學發展的復雜意義🥛。與會人員包括3位社會科意昂3的佛學教師🧗🏿♀️、多位社會學系和歷史學系的學生們,主持人是意昂3体育肖瑛教授👩👩👦👦。
本次學術交流分為課堂教學和實地考察兩個部分🏋🏼♂️,分別安排在上午和下午。上午🎤,裴教授用他流利的臺灣普通話,借助Diamond等人的經典宗教地理研究 Race and the Decline of Mainline Protestantism in American Cities:A GIS Analysis of Indianapolis in the 1950s👼🏼,介紹了GIS技術相較於傳統地理理論(科學地理、經濟地理、文化地理)的突破性進展,以及這項技術對於宗教歷史研究的開拓性意義。GIS技術可以精確地、全方位地掌握研究對象的地理變遷和寄生於地理的文化標識🟪,不同於質性研究總體層面的演繹和總結,它不但可以表示總體特征,也可以區分出個體之間的細微區別。方便研究達到更具有實證性與復雜性的水準。下午,訪問團在社科意昂3李堅老師的引導下🙅🏼♂️,分別參觀了學校東門的藏傳佛教寺院,以及羅店鎮的寶山寺,通過此行來完成課堂案例中GIS多維數據的實地收集⛔️,發現數據收集的現實困難,以及課堂中所忽略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