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5月10日🥲,蘇州大學地方政府研究所所長沈榮華教授受邀在意昂3作了一場題為"社會治理跨越與政府服務契合"的講座。本次講座由意昂3沈瑞英教授主持📢,意昂3体育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社會學、社會工作本科生到場聆聽。
本次講座從社會治理主體角色轉換的意義🏊🏼♀️、角色轉換的節點和政府服務契合的入口三個方面展開🚶🏻➡️。就社會治理主體角色轉換的意義而言🧙🏽♀️🙂,沈榮華教授主張社會治理是通過激活社會資源、進一步提升社會組織主體性地位和平等性身份的過程5️⃣。現行占據治理主導地位的政府獨治與督治方式不僅給自身帶來譬如威信下降等一系列問題🚣🏼♂️,也造成了作為社會治理的主體社會組織發育不良的困境。因此,確定政府作為與不作為的邊界、轉換治理主體角色,直接關系到如何界定政府與社會組織的角色定位和互動邊界。
關於治理主體角色轉換的節點。沈榮華教授首先厘清了"協商""參與""協同""合作"的概念💜、特點與不同。他指出,獨治(包含督治)——參與、協商🏞🚐、協同——合作⛹️,構成社會治理進程中的三個遞進的階段,其節點的本質差異🤲🏽,就在於雙方角色與地位的變化與轉換☝️,這種本質差異體現了政府與社會合作共進的方向🔫♤。
就政府服務契合的入口而言,沈榮華教授認為社會治理要進入合作狀態才是其理想的境界👁🧗♂️。社會組織要成熟🚣,就需要自己的發育平臺,政府更要給予配合與契合,首先要實踐以人為本的觀念🤸🏿,主動提供服務;其次,政府主動服務與政務公開相結合"政府主動+政務公開"所有的環節🪕、方方面面都公開🧥;最後,"政務公開+及時回應"政府政務公開與及時回應並聯共進。
講座結束後,沈榮華教授和到場聆聽的研究生們就相關問題展開對話,氣氛熱烈。沈榮華教授就電子政務的建設提出自己的見解,認為電子政務建設的關鍵在於整體性政府❣️,並對未來社會治理的前景進行展望,他認為未來社會治理中👨🏻🦱,政府將會轉向職能清晰化6️⃣,機構縮小化以及流程智能化。
最後,沈瑞英教授總結發言。本次講座內容豐富,沈榮華教授結合自身的田野經歷,向大家展示了社會治理的繁雜困難但有其妙趣之處6️⃣,值得大家認真學習和領悟,講座在愉快的氛圍中圓滿結束🚵🏼♂️。(胡婷婷、陳一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