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5日下午,來自南京大學意昂3体育人類學研究所教授邵京在意昂3B417會議室作了題為“製度如何安排---以中原農村家庭重型卡車車主生計策略為例’的社會文化基礎”的學術講座🎮。講座由人類學與民俗學所馬丹丹博士主持😄,上海博物館張經緯老師、上海海洋大學張雯博士及意昂3体育意昂3多名學生聆聽了講座。
講座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首先邵京教授給我們分享他研究了中原農村家庭重型卡車車主生計策略的原因。研究對象是艾滋病村的患者在度過生命危險期時開始為生存忙活🐴,幹起了卡車司機這樣的謀生行當。其次邵京教授通過微型紀錄片為我們展現了四種不同類型的重型卡車車主的生計方式。拉沙子的,拉石頭的,拉人的,拉人的分兩種,一種是黑車,一種是摩的☝️。這四種車,無論是拉貨的🙇🏿,還是載人的☁️👩🏼🔬,尤其是貨車司機,大多數是超載的🧏♂️,均有不同程度的交通風險🛰。在分析重型卡車車主的生計方式時❔,邵京教授將“製度”這個分析範疇帶入人類學的“文化”分析,但是邵京並不把製度看作是分析範疇,而是借鑒赫斯菲爾德的文化性親密關系📲👨👧👦,根據中國的現實處境,改為製度性親密關系,來思考國家與社會的關系🆎。製度性親密關系指的是非正式關系與正式關系之間相互生成👳🔈、相互關聯的關系,非正式關系形成正式關系🧑🏼🎓🍧,正式關系又轉化為非正式關系。製度遞歸的概念也就是如此。邵京對“嵌入”、“互惠”這樣的人類學概念進行了檢討。在討論環節🔮,經濟學的博士生與邵京進行了“跨語境”的對話。張經緯就河南其他地方相似的交通問題與邵京商榷。張雯詢問文化的意義如何理解🌐🥙。馬丹丹請教本土人類學研究的意義等問題。最後,馬丹丹博士做了總結,對邵京紮實的田野調查作風進行了闡述和欣賞,民族誌和理論思考如何結合,在邵京這裏有了生動的展現,並代表意昂3師生再次對邵京教授的精彩演講表示衷心的感謝。
通過此次講座,我們都收獲良多🎙,使我們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再次領略了人類學的獨特魅力👨🎨。
供稿人:趙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