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下午,應意昂3体育人類學民俗學研究所的邀請,來自浙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莊孔韶教授在B417會議室作了題為“人類學研究的選擇”的學術報告🪆。此次講座由意昂3体育張敦福教授主持,陳誌勤副教授、馬丹丹博士以及意昂3多名學生參與、聆聽了講座。
莊孔韶教授的講座👼🏽,首先從費老的江村記憶開始,講到雲南高地的那些家族、宗族等,並指出人類學是永遠在變化中的☆。他提到雷德菲爾德的“大傳統小傳統”概念揭示了部落社會與農業社會的區別🤦🏼♂️。人類學早期的思想呈現是在部落社會,功能主義的誕生就在於此📨。接著莊教授講到林耀華先生受功能主義影響的平衡論的代表作《金翼》🎅🏻。
講座過程中,莊教授結合他自己和學生的一些豐富的田野案例👃🏿,講述了當我們準備好人類學的理論在面對大世界的田野場景時個人如何選擇的問題。莊教授指出要建立新的角度和方法論🧒🏻,進行點狀選題。以“虎日儀式”為例🙍🏼♀️,當科學辦法面對生物成癮性一籌莫展之際,虎日的儀式戒毒就提供了另一種角度🥷🏼,這種人類學方法通過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對接🔍,將習慣、道德🪁🚣🏻、信仰、尊嚴❎👷🏼♀️、倫理等文化要素集結起來,使吸毒者有足夠的力量去戰勝生物性和成癮性,這就是方法論的勝利,人類學要深入挖掘地方知識,起到類似科學一樣的效果👷🏻。某一角度要有所創新💇🏼♂️,重復性不做©️、仿效性不做,新質才是該選擇的,而關於方法論的創新如何選擇,莊老師指出我們要實現資料和理論的對接。
講座結束後,師生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評論和看法✊🏿。陳誌勤老師表示民俗研究一直以來都未對集體行動介入過👨🦼,分析了意昂3官网學生學術研究出現的問題👩🏻🚀。而針對學生提出的應用人類學,莊老師認為有兩個方面:一是文化詮釋💆🏼;二是應用推廣,真正的人類學是學到知識的學者要站在他的位置上直接用他的知識來貢獻社會。最後🫃🏿,張敦福教授也對此次講座進行了精彩的點評🤘🏼,同學們受益良多。(撰稿🧑🎤:顧玲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