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瑛;
【期刊】探索與爭鳴🏊🏻;2017年第3期,2017年3月20日
【摘要】公私關系是道德哲學和現實社會的基本問題之一🏃➡️。關於這一論題的思想史研究成果已經非常豐富🍵✋🏻。但是➰,理論上的研究不足以充分公與私的多元內涵及其復雜關聯🧑🏼🍼,以及對個體和社會所產生的具體影響,因此有必要把這一論題放置到具體情境下的個體實踐中來研究。以張集馨的自撰年譜和日記《道鹹宦海見聞錄》為藍本,從家庭與家族🤵🏿♂️🧙、衛國與殉情🤞🏽、士與官僚等方面,分析張集馨平衡道、國、同僚、民👾、家⛩、個人各自所代表的不同類型的公與私之間關系的實踐邏輯可以發現,張集馨仕途遭遇的困境的根源在於👩🎓,當時已經喪失一個作為共同底線的公私觀的社會條件🏝。如果走不出以公之名貶低個人獨立性的傳統,公私實踐邏輯就走不出張集馨的困境。
【項目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公共性與城市基層社會治理研究"(15PJC052)
【關鍵詞】公私;張集馨🤎;個人主義🐼;差序格局;公共性;道鹹宦海見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