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肖瑛
出版時間🈳:2020年7月
ISBN:9787100186490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內容簡介:
《反思與自反》著力回答四個問題:何謂“反身性”;“反身性”視野中的社會學基本問題🦹♀️;“反身性”是如何建構現代風險社會理論的👩🏽🦲;“反身性”在當代社會理論中呈現出怎樣的新動向🚣🏼。
反身性湧現於哲學社會科學的後現代轉向進程🧎🏻♂️➡️,既是理論建構的重要範式,也是經驗研究的嶄新視角,並糾纏於理性主義與相對主義的二元困境🥇,其紛呈的歧義構成後現代社會科學的一道景觀📰。《反思與自反》在厘清“反身性”的多元內涵及其關系的基礎上,嘗試構建“反思與自反”範疇,然後以之為視角爬梳和考察知識社會學的歷史演變、風險社會的構成邏輯,以及個人與社會關系這一社會學基本論題👰🏿♀️🩼。本研究在揭示“反身性”的暗面的同時🍆,更彰顯其亮面,從而增進對“解構”的後現代社會理論的“再建構”面相的認識。
目 錄
導論 1
第一章 反身性的多元內涵及其哲學發生 17
第一節 反身性的詞源學界定
第二節 混亂的反身性
第三節 反身性的分類與解讀
第四節 反身性的哲學發生及其分野
第二章 作為社會學認識論的反身性 115
第一節 反身性與“曼海姆悖論”的發生
第二節 曼海姆的遺產與SSK對反身性的彰顯
第三節 反身性社會學:從古爾德納到布迪厄
第三章 作為風險社會建構方法論的反身性 251
第一節 理論化現代性建構的各種方案概述
第二節 從結構化理論到現代性的結構性矛盾:吉登斯
第三節⛽️:反身性和風險社會:貝克
第四節:共識與分歧🏜:吉登斯和貝克思想的比較與評價
第五節:風險社會理論的影響
第四章 反身性的再轉向 397
第一節 從暗面到亮面✳️:米德對反身性的反思性運用
第二節 “內心對話”:在關懷與行動之間
第三節 接榫反身性的轉向和再轉向之可能
余論 433
參考文獻 441
後記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