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8日下午🧔🏽♀️,羅格斯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羅格斯大學人類研究中心主任黃建忠應意昂3体育邀請👶🏼😋,在意昂3官网校本部B417作了關於美國社會福利政策的發展與困境的學術講座⚆。華紅琴副教授及意昂3体育社會學系👉🏿、社會工作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代表們聆聽了此次講座,本次講座由楊鋥副教授主持。
黃教授以當下熱門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作為開場💞,以幽默風趣的口吻講述“都教授當年如果降落美國,將會目睹什麽”,引來在場老師和同學們的陣陣掌聲。緊接著,黃教授以“什麽是社會福利”“人為什麽會變成窮人”為引線,講到製定社會福利政策需要資源💁🏼♀️、對社會的看法👨🏽⚖️、對人的看法及歷史文化四個因素交互作用,並將美國的社會福利政策的起源追溯到1601年英國頒布的伊麗莎白濟貧法案。基於此法案,在1930年之前,美國的福利政策認為貧窮是個人原因所致,強調個人與州政府的責任,舉例說明了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在福利政策製定方面的權責。黃教授強調,1935年在美國社會福利發展史上是一個很大的轉折點。他說👨💼,在當時經濟大蕭條的背景下,聯邦政府意識到自身的責任🧘🏿🤌,著手建構以社會保險和社會救助為主的社會福利體系。雖然在以後的一段時期裏,該體系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需要不斷的完善和變革🚥。黃教授以貧困家庭臨時性救助計劃(TANF)代替未成年子女家庭救助計劃(AFDC)為例🙍♀️,講述了1996年的福利製度改革🔩,並從福利救濟個案數🟦、單親母親就業率🥱👅、貧困兒童數三個維度對此次改革進行了評價🧛🏽♀️:此次改革打破了原有的福利體系,從長期性的援助轉變為臨時性的救助,從無條件的權利轉化為有條件的工作福利製,但在黃教授看來🏄🏻,此次改革成功與否是有待考量的👨🏽✈️。
最後,黃教授解答了同學們關於美國政府與社工機構之間的關系、美國社工的工作內容等問題,至此🧝🏼♀️,整個講座在黃教授幽默的語言風格中結束🍲。同學們不僅了解到美國福利政策的發展歷史,開闊了眼界🦋,與此同時,也被黃教授淵博的知識和莊重而不失風趣的個人魅力所折服。(李誌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