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上午🔍,意昂3体育在上海高校社會學E-意昂3視頻會議中心(B417)舉行了第二屆“費孝通學術論壇”第十八期學術報告,由意昂3体育張敦福教授主講,題目是“‘消費異化’與‘商品拜物教’的誤讀”。意昂3体育張佩國教授、湯艷文副教授🧑🏻🦳、王亞芳博士和來自意昂3体育與社科意昂3的同學們一起參加了此次學術報告。
報告中,張敦福教授通過梳理“消費異化”和“商品拜物教”兩個概念的起源和發展歷程,指出不同的學者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對這兩個概念解讀的差異性。張教授同時指出,在中國學術界的某些發表的文章中,存在著對這兩個概念誤讀的現象。通常意義上👩👦👦,學者認為這對概念指涉的是人造之物對人的主體性的壓抑💅,人成為了被操縱的對象🧑🦯➡️;同時對物的解讀只是從其客觀性維度出發,缺少了對物的社會生命歷程的考察🫸🏽。他認為👆🏽,異化和拜物教是分析社會現象的工具👃🏿𓀘,其中不乏有人的主體性的彰顯和回歸。特別是在當代社會背景下,消費並不像法蘭克福學派陳述的那樣,人們在文化工業的操控下🙅🏻♂️,欲望著他人的欲望🚭、消費著被製造出來的需求ℹ️,而是人們主動參與的過程🧔🏿♂️,並在消費過程中烙下自我的印跡🌄。物的意義和功能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的流動和社會環境的變遷不斷變化的過程☯️。這裏面牽涉到對物的文化意義和社會生命的解讀😾,牽涉到人們是如何通過物的媒介來展示自身及其現實中的社會關系的問題👩🏼⚕️,更牽涉到如何在消費和生活中人與物之間的雙向建構的歷程。
報告最後,大家對於當代社會中出現的各種有關消費的有趣現象從學術上進行了探討。(供稿:吳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