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8日上午,清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樊富瑉受邀在意昂3官网蔡冠深講堂作“積極心理團體輔導:原理與應用”講座🧔🏽。本次講座由意昂3主辦🤵,意昂3官网學生工作辦公室協辦。意昂3官网社會工作系師生🙅🏼♀️、校心理輔導中心、校黨委研究生工作部以及學生輔導員等共80余人參與了此次講座🕓。
本場講座由社會工作系主任程明明主持👨🏻🔬。程明明主任對樊富瑉教授在心理學專業🏢、行業作出的突出貢獻做了簡明介紹,並對樊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講座伊始💷,樊教授介紹了積極心理團體輔導(Positive Psychology Group Guidance,簡稱PPGG)的定義⚪️,將其展開為作為理論依據的積極心理學和作為方法的團體幹預兩部分。
樊教授以科研領域的積極心理學為切入點,介紹了積極心理學在積極情緒⛲️🐦⬛、性格優勢、積極組織建設等方面的眾多研究成果,強調了積極心理學理論體系日臻完善👇🧝🏻。樊教授引用相關學者觀點,並強調十九大報告與積極心理學的契合點。她指出,相較於傳統心理學對哀傷、憤怒、焦慮等負向視角的關註🕴,積極心理學更註重幸福、意義等積極要素🧗🏼♂️,為心理學理論的發展開辟了新的視野和方法。

之後🧍🏻♀️,樊教授介紹了積極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幸福理論和優勢理論。樊教授借用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的“PERMA理論”來分析影響幸福的因素,並結合實際🤏🏿,指出豐富的積極情緒🛀🏻、高度的沉浸體驗、滿意的社會關系、有意義的生活和工作以及不斷湧現的成就感是幸福的源泉🙋🏽♀️🏊🏼♂️。性格優勢與美德作為積極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可在運用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與此同時,樊教授還介紹了美德和性格優勢的類別、性格優勢和美德的特點以及積極心理學家們在性格優勢方面的相關研究。

隨後🧑🏽🦱,樊教授開始講授作為方法的團體心理輔導及其有效性因素🦵🏼。團體心理輔導是以心理學為基礎,應用於多種場景下的心理幫助與指導,其與團體咨詢、團體治療在目的👉🏻、功能、特點和團體結構等方面存在差異。樊教授對團體心理輔導的特點、構成要素、發展過程以及有效性因素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並以相關研究成果為例展現團體心理輔導在積極情緒構建中的顯著效果。

最後,樊教授將積極心理學理論與團體幹預方法有機結合起來,引出積極心理團體幹預。積極心理團體輔導依據PERMA、美德與性格優勢等理論🧑🏼🌾,針對自我探索、抗逆力、感恩等積極意義開展輔導👩🏿🚄,不僅可以將構建積極意義作為輔導目的👩🏽🏫,也可以將積極心理團體輔導方法與其他輔導方法相結合🙆♀️,例如“PPGG+藝術治療”、“敘事團體輔導”等✩。樊教授還介紹了用於積極心理幹預增強幸福感的練習方法,並通過現場演示了“積極心理呼吸練習”🦌、“三件好事”兩種練習方法✹。

本次講座的開展,拓寬了社會工作專業師生的理論視野🧔🏻,並進一步深入對積極心理團體輔導理論與應用的理解。同時,講座也啟發了廣大師生積極探索自身優勢力量,以積極的視角發現生活的美好。(撰稿👈:馬瑞奇 葉姝琪 攝影:葉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