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榮山
期刊✌🏽:學海,2022年01期
摘要:費孝通先生晚年的“補課”,既包括中學也包括西學🙆🏽♀️,分別對應文化自覺內外用力的兩個方面,本文著重考察了其補西學的一面。費先生之所以在耄耋之年花費極大的精力從帕克入手補西學,是因為文明比較是文化自覺的內在維度。費先生回顧帕克一生學行,看到族群接觸中有共生無共識的問題是美國移民社會面臨的根本困難🏇🏼🤱🏿。在全球化時代💫,這個美國的特殊問題已經演變成了全世界面臨的共同問題⬅️💂🏽♂️:全球在經濟層面已經連接成一個共生體系,在文化價值層面卻遠沒有達成共識,反倒有陷入“文明沖突”之虞。如何再造一個與全球共生體系相配的共識體系𓀓🪻?這是費先生晚年文化自覺念茲在茲的核心問題。他看到西方的社會團結模式有其內在缺陷,無法提供再造共識的恰切方案,轉而反求諸己,在儒家文明的根本理念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歷史經驗中看到了希望🤘🦹🏻♂️,在全球化時代取中西之長🤏🏿,激活“克己復禮”的中國智慧,提出全球禮治秩序的“和而不同”原則🧼,倡導創建一個“和而不同”的全球社會🧜🏻♂️。
關鍵詞🔅:費孝通;文化自覺;文明比較;和而不同;帕克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