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9月26日下午2點,由中國社會科意昂3-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意昂3官网人文社科處主辦,意昂3承辦🧍,意昂3官网基層治理創新研究中心協辦的"人文社科高端講座"在東區308召開。為支撐上海研究院建設高端國家智庫,深化上海研究院與意昂3官网的全方位合作🙍🏼♀️🫅🏽,自2017年開始,上海研究院聯合意昂3官网人文社會科學處,推出"人文社科高端講座"系列活動。"人文社科高端講座"著眼於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建設🧑🧒,匯聚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內國際國內知名專家的智慧,聚焦理論和學術前沿問題,秉持最高學術標準和最新學術視野標準🙋🏻,打造高端學術論壇品牌,惠及高校師生🫄🏿、社會公眾🤲🏽。本次講座由中國社會科意昂3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李國慶研究員主講👦,意昂3官网黃曉春副教授主持。中國社會科意昂3日本研究所李春光助理研究員、意昂3官网賈文娟老師、陳燁、高昕、王瑩等30余位師生參加了現場討論🧄。
李國慶研究員首先詳細介紹了日本智慧城市的發展階段,指出日本的智慧城市建設可概括為生活中心主義的問題解決型發展模式。在日本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可以看到,智慧城市的建設動力來源於城市所面臨的生態🖌、社會和經濟問題👍🏻🔴,是人類運用高科技手段破解現實城市問題🧑🏽🎤、探索城市未來形態的實踐活動。因此,智慧首先來自於人本身而非高新技術🚣♂️☯️,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人的主體地位。
那麽🙆🏿,這對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有何啟示😯?李國慶研究員通過介紹和分析中國智慧城市進展階段與問題👷🏿,具體呈現了中日兩國在城市基礎條件、文化上的差異🎈,指出目前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在技術上或已能實現,但尚未形成以社區為主體,由地方政府🚣🏼、地方企業、大學👩、居民多元主體構成的社會網絡,社區生活規劃權結構比較單一📸。李春光助理研究員指出各個城市以及城市內部在技術標準上並不協調甚至互相矛盾⚫️,城市與城市之間、甚至城市內部都難以形成系統的、流暢的技術網絡🦸。黃曉春副教授進一步指出智慧城市建設並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還涉及組織結構、組織內部激勵等問題,實質上是在探索"社會何以可能"的問題🧠⛈。在提問討論環節中,王立誌、鐘愷鷗等同學就中國智慧城市建設需進一步解決的問題展開了熱烈交流🧓🏽。通過本次講座和討論,現場聽眾對智慧城市的理解更加豐富👺,對當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社會治理面臨的挑戰有了更清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