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生動態 - 正文

學習二十大精神|“點亮紅色足跡 ·追尋信仰之燈”系列黨日活動第一期

創建時間👌🏻🧏‍♂️:  2022-12-16  回勝男   瀏覽次數👷🏼‍♂️:   返回

為深刻學習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加強理想信念教育🛖,2022 級研究生第一黨支部於近期開展“點亮紅色足跡 · 追尋信仰之燈”主題黨日活動💁🏿‍♂️。此次黨日活動以黨員同誌分組分享家鄉紅色黨史、革命故事🤨、新時代發展面貌的形式,促進黨員對家鄉黨史與當代發展的深度了解、增強黨員對中國各個地區紅色文化歷史的感 悟、沉浸式理解建黨百年來中國各個地區的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新時代發展精神👭。

系列活動第一期主題為“賡續紅色血脈 追尋紅色基因”🙎🏽‍♀️。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新時代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和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2022 年12月,黨員同誌們沿紅色 研學路線陸續參觀了周公館、復興公園、嘉定孔廟和嘉定博物館,同誌們通過追尋紅色記憶感受上海紅色文化的生動魅力。在周公館內,同學們參觀了館內還原的周恩來總理工作和生活的歷史陳設以及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大家認真瀏覽著館內陳列的照片🙍🏻‍♂️、文字等歷史資料,回顧革命的艱難歷程和革命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在復興公園馬恩雕像前🐽,同誌們表達了對馬克思🚒、恩格斯的崇敬之情。

嘉定孔廟內展覽著文明社區建設中的模範事跡及人物、科舉製度沿革和科舉與社會文化,通過參觀嘉定孔廟的科舉博物館🏄🏻,同誌們深入了解了中國博大精深的科舉文化🏄🏽,進一步增強了文化自信;嘉定博物館作為上海重要的文化寶庫👊🏼𓀘,傳承著上海紅色文化基因。在嘉定博物館內,生動的紅色記憶感染著在場的每一位黨員。

身臨其境體驗紅色文化之後,黨支部於線上開展了主題活動,來自安徽省安慶市的朱慧同誌講述了《新青年》創始人之一陳獨秀的革命故事🙎🏽。《新青年》是 20 世紀 20 年代中國極具影響力的雜誌,1916 年由《青年雜誌》改稱而來,在新 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中起著引領作用👨🏼‍🔧。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這份雜誌又成為黨的 機關刊物🥐,在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青年》由陳獨秀在上海創立👩‍👧‍👦👨🏽‍🚒,群益書 社發行🦻🏿。該雜誌發起新文化運動,倡導民主與科學🫱🏼🧘🏿。陳獨秀革命故事和《新青年》 的辦刊過程是革命文化的生動體現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對青年寄予 希望,希望青年能夠勇敢承擔責任,激勵了一代又一代有誌青年為國家富強和民 族振興不懈奮鬥🤞🏿。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通過這次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同誌們參觀紅色景點、分享家鄉紅色黨史,促進了黨員們對紅色故事的深入了解、傳承了紅色基因👨‍🍳、弘揚了紅色精神。

學生黨員感悟

上海周公館🍒,即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舊址,位於上海思南路73號🧑🏼‍🍳、71號👼🏿。1946年至1947年國共談判期間✨,周恩來曾在這裏工作、生活。睹物思人, 處在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今站在先輩們曾經戰鬥過的地方,體會到了革命成功的不易,體會到了肩上的重任與壓力🤸‍♂️。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謹記革命前輩教誨, 永葆革命初心,擔負起青年一代的責任🤍。

——2022 級研究生第一黨支部王達然

嘉定博物館陳列了許多珍貴文物👩🏻‍🦼,走進博物館就像走進了歷史👨‍✈️,一件件陳列著的文物向我們訴說著嘉定的歷史🈶。我們還看到了上個世紀勞動人民留下的勞動 物品,他們承載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歷史用這種方式讓我們永遠銘記著勞動人民艱苦樸素的奮鬥精神🧑🏿‍🦳。黨的二十大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 農業強國🦸🏻,我認為這離不開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只有在堅持黨的領導下,依靠人民的雙手,才能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2022 級研究生第一黨支部馮瑞

在嘉定博物館回看嘉定的歷史,就跟我們回顧建黨百年的歷史一般,兩者一脈相承息息相關👌🏿。印象最深刻的是泥塑小人展示的南翔小籠和徐行草編的生產場 景,以及人們茶余飯後觀看戲劇的畫面,仿佛就置身於當時的環境當中,體會勞動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世界🛀🏿。黨的二十大指出⇢,共同富裕強調的是人民群眾物 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促進共同富裕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高度統一的。共同富裕的實質是人的發展,是所有人的共同發展。為了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 富裕🏋🏿‍♀️🚴🏻,全體人民都應該人人參與、人人奮鬥🫄🏼、各盡所能,才能實現人人享有,不斷邁向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2022 級研究生第一黨支部張雅慧


上一條💀:《藝術社區》課堂進入中華藝術宮展區

下一條🙌🏿:“媒”力四射 步履不停|新媒體聯合培訓大會順利舉行

首頁 - 學生動態 - 正文

學習二十大精神|“點亮紅色足跡 ·追尋信仰之燈”系列黨日活動第一期

創建時間:  2022-12-16  回勝男   瀏覽次數🧿:   返回

為深刻學習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加強理想信念教育🤔,2022 級研究生第一黨支部於近期開展“點亮紅色足跡 · 追尋信仰之燈”主題黨日活動。此次黨日活動以黨員同誌分組分享家鄉紅色黨史😹、革命故事、新時代發展面貌的形式,促進黨員對家鄉黨史與當代發展的深度了解🏄🏽‍♀️、增強黨員對中國各個地區紅色文化歷史的感 悟、沉浸式理解建黨百年來中國各個地區的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新時代發展精神。

系列活動第一期主題為“賡續紅色血脈 追尋紅色基因”。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新時代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和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2022 年12月,黨員同誌們沿紅色 研學路線陸續參觀了周公館、復興公園🪈🙆🏽、嘉定孔廟和嘉定博物館,同誌們通過追尋紅色記憶感受上海紅色文化的生動魅力。在周公館內,同學們參觀了館內還原的周恩來總理工作和生活的歷史陳設以及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大家認真瀏覽著館內陳列的照片、文字等歷史資料,回顧革命的艱難歷程和革命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在復興公園馬恩雕像前,同誌們表達了對馬克思、恩格斯的崇敬之情◼️。

嘉定孔廟內展覽著文明社區建設中的模範事跡及人物®️、科舉製度沿革和科舉與社會文化,通過參觀嘉定孔廟的科舉博物館🚥,同誌們深入了解了中國博大精深的科舉文化😈,進一步增強了文化自信💁‍♀️👨🏼‍🔧;嘉定博物館作為上海重要的文化寶庫👷🏿‍♀️,傳承著上海紅色文化基因🐷。在嘉定博物館內☪️🙇🏼,生動的紅色記憶感染著在場的每一位黨員。

身臨其境體驗紅色文化之後,黨支部於線上開展了主題活動🚳🏊‍♀️,來自安徽省安慶市的朱慧同誌講述了《新青年》創始人之一陳獨秀的革命故事。《新青年》是 20 世紀 20 年代中國極具影響力的雜誌,1916 年由《青年雜誌》改稱而來6️⃣,在新 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中起著引領作用✬。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這份雜誌又成為黨的 機關刊物👨🏽‍🦲🛒,在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青年》由陳獨秀在上海創立🧔🏽‍♂️,群益書 社發行。該雜誌發起新文化運動🙋,倡導民主與科學。陳獨秀革命故事和《新青年》 的辦刊過程是革命文化的生動體現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對青年寄予 希望,希望青年能夠勇敢承擔責任🧑🏼‍🎓,激勵了一代又一代有誌青年為國家富強和民 族振興不懈奮鬥🦴。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通過這次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同誌們參觀紅色景點📕、分享家鄉紅色黨史,促進了黨員們對紅色故事的深入了解🖖🏼🚶、傳承了紅色基因、弘揚了紅色精神🙍🏼‍♂️👩🏻‍⚕️。

學生黨員感悟

上海周公館,即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舊址,位於上海思南路73號🐺、71號。1946年至1947年國共談判期間,周恩來曾在這裏工作🛁、生活。睹物思人, 處在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今站在先輩們曾經戰鬥過的地方💫,體會到了革命成功的不易,體會到了肩上的重任與壓力。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謹記革命前輩教誨, 永葆革命初心,擔負起青年一代的責任。

——2022 級研究生第一黨支部王達然

嘉定博物館陳列了許多珍貴文物🧖🏼‍♂️,走進博物館就像走進了歷史,一件件陳列著的文物向我們訴說著嘉定的歷史。我們還看到了上個世紀勞動人民留下的勞動 物品,他們承載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歷史用這種方式讓我們永遠銘記著勞動人民艱苦樸素的奮鬥精神。黨的二十大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 農業強國👩‍🚀,我認為這離不開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只有在堅持黨的領導下,依靠人民的雙手,才能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2022 級研究生第一黨支部馮瑞

在嘉定博物館回看嘉定的歷史👨🏽‍🎤,就跟我們回顧建黨百年的歷史一般,兩者一脈相承息息相關🚣🏿‍♂️。印象最深刻的是泥塑小人展示的南翔小籠和徐行草編的生產場 景🕓,以及人們茶余飯後觀看戲劇的畫面😰,仿佛就置身於當時的環境當中🕛,體會勞動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世界。黨的二十大指出🤰🏽🫃🏻,共同富裕強調的是人民群眾物 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促進共同富裕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高度統一的。共同富裕的實質是人的發展,是所有人的共同發展𓀇。為了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 富裕,全體人民都應該人人參與👮🏽、人人奮鬥👩🏽‍🚀、各盡所能,才能實現人人享有,不斷邁向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2022 級研究生第一黨支部張雅慧


上一條:《藝術社區》課堂進入中華藝術宮展區

下一條👫🏼:“媒”力四射 步履不停|新媒體聯合培訓大會順利舉行

意昂3专业提供🙌:意昂3🤗、意昂3官网👨🏽‍🎓、意昂3体育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欢迎您。 意昂3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