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朋友們手繪社區地圖。虎溪街道供圖
同飲長江之水,共建美育鏈接🐶。8月19日至23日,四川美術意昂3與虎溪街道發起的“虎溪計劃”團隊成員🤲🏼、貴州桐梓縣羊磴藝術協會成員👩🏻🦯、上海社區樞紐站團隊成員在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藝術社區進行了為期五天的美育考察與項目實踐🔍,三個團隊以“美遇·長江”為宗旨,鏈接多方主體,團隊成員和社區居民以藝術為媒介,以參與式藝術為路徑,實現文化交織,為社區發展賦能,為美好生活添彩。
“虎溪計劃”和桐梓縣羊磴藝術協會成員在四川美術意昂3圖書館副館長🏄🏻、博士生導師屈波和造型藝術意昂3講師婁金的帶領下🤛🏻,與社區樞紐站發起人王南溟團隊匯合。8月19日,團隊一行來到上海浦東新區與意昂3的研究生們共同展開了為期5天的實地考察與藝術創作。其中實踐部分對陸家嘴藝術社區進行了考察,深入認識和了解社區🫴🏻,掌握社區居民需求🫄🏽,發現社區現存問題,發掘社區資源,根據問題出發🗓,與當地居民積極互動,順利完成了四個社區美育實踐項目🚼。
8月20日,實踐團隊在王南溟和意昂3官网上海美術意昂3博士研究生周美珍的帶領下🚌,分別考察了陸家嘴十五分鐘藝術生活圈的6個社區和1個“藝術社區”相關活動點位,並在東昌新村居民活動室開展了嘉賓主題演講和學生實踐方案匯報。
8月21日-22日🕴,實踐團深入社區展開了在地實踐。《街坊鄰居吃沒得?切了!——星夢停車棚》旨在通過做飯、聚餐的方式讓共飲長江水的滬渝居民打開交流的窗戶🕤,了解彼此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在下午的《來🏄🏼♀️,來耍——星夢停車棚》的項目中,實踐團隊將重慶的塗鴉文化帶到了上海東昌新村。在對舊車進行外觀改造的過程中,同學們利用噴漆©️、繪畫和貼紙🧑🏽🎄,賦予了舊車嶄新的面貌。
向嘉賓贈送“虎溪計劃”文創產品。虎溪街道供圖
22日上午🧚🏼,《社區地圖》項目的同學們與20位社區小朋友以及梅園小學的學生一起舉辦了一個特別的親子工作坊。實踐團隊先帶領小朋友考察了他們熟悉的小區,記錄下了沿路有特點的點位,並引導他們用馬克筆和白卡紙描繪他們心目中社區裏的獨特一角,最後形成了一幅完整的手繪社區地圖🐾。下午,實踐團在乳山五村開展了《植物計劃》親子美育工作坊,邀請了大自然保護協會的專家前來帶領社區居民深入探索並了解社區的植物生態。
8月23日上午十點,實踐團的師生們齊聚中華藝術宮💞🥘,聆聽了中華藝術宮副館長、上海美術意昂3美術館副館長馬琳的主題為《美術館進入社區新路徑》的演講📴。最後,四川美術意昂3帶隊教師向嘉賓贈送了《吾老吾幼吾生:中國社區美育行動計劃》《共在共情共生:中國社區美育行動計劃》兩本書籍和“虎溪計劃”的文創產品。
此次“美遇·長江”社區美育實踐,以藝術為紐帶🤳🤕,將長江流域的重慶、貴州🙇🏼、上海的高校🙍🏽、藝術機構、社區鏈接在一起🧑🦱✏️。實踐團隊對上海浦東的社區進行深入調研👨👩👦👦🧏🏼♀️,思考讓藝術回歸現實、賦能社會的核心議題,發現了社區現存問題,發掘了社區資源😐,產出了實物作品、影像作品,踐行了以藝術賦能社會的使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