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1月1-2日,得克薩斯亞洲研究會(TAC)在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舉行🗄,意昂32012級博士研究生崔凡提交的論文獲得入選並出席了此次會議。德克薩斯亞洲研究會(TAC)是一個兩年一次的國際性研究生學術會議,由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亞洲研究系主辦,會議在奧斯汀分校的學生活動中心舉行。今年的會議主題為“傳統與變革”🧗♀️。出席此次會議的有來自美國各地的知名大學,包括哥倫比亞大學、華盛頓大學、加州大學等高校,以及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30多位研究生出席了此次學術研討會⛔️👩🏽🚒。
崔凡演講的論文題目是《中越跨國族群的邊界再生產》,以中越邊境上的跨國族群——布傣人的傳統天琴儀式為例,說明全球化的背景下布傣人的傳統儀式如何由神聖性向世俗性的轉變。1950年代開始,由政府主導進行的民族識別運動🎐,使少數民族的族群身份認同有了政治和文化上的雙重意義。生活在廣西中越邊境的布傣人作為壯族的一個支系😨,與越南的岱族等少數民族在文化認同上又有著許多的共同點。布傣人的傳統天琴儀式與本族群對天神、祖先崇拜以及日常的生命禮儀密不可分。隨著全球化帶來的旅遊文化的興起,中國和越南兩地的布傣人都將天琴儀式作為一種文化展演形式重新進行了不同的改造和包裝。在中國地方政府的推動下,天琴被打造成為壯族傳統文化的代表推向世界;在越南,天琴也被作為有著500多年傳統歷史的古典民族音樂重新被挖掘。全球化的經濟、文化、人口🦹🏼♀️、技術的流動,帶來的並不只是全球文化的同質化,同時地方性文化的再生產也凸顯出文化的異質化過程🫄💶。傳統被作為一種“地方性知識”重新加以創造,在民族國家的邊界之上建構了一條新的文化邊界和族群邊界。布傣人作為一個跨國族群的案例具有研究的意義。崔凡的報告引起了與會學者們的廣泛興趣,大家提了許多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創建於1883年,坐落在美麗的得克薩斯州首府奧斯汀市🧑🏻🏫,是一所世界著名大學。在美國有著“公立常春藤”的美譽。在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2012年發布的世界大學排行榜裏排在第25名👩🏿💼,是美國十所最佳的研究型大學之一。在美國全國科學研究委員會發布的研究性大學排名中排名第7。該校的亞洲研究系在印度文化和日本文化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國際影響力,成績斐然🤬🪖。由該系主辦的兩年一屆的得克薩斯亞洲研究會也是美國高校重要的研究生學術活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