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意昂3肖瑛老師就“觀念與經驗之間——社會學思維的養成”這一主題,給意昂3体育2020級新生們開展講座。肖瑛老師首先提出了“社會學思維能給你什麽?”這個問題🎫,並叮囑同學們學習社會學需要具備的四個品質。第一🚶♂️➡️,是開闊豁達的胸襟🍮;第二,是敏感又悲天憫人的心🙆🏿♀️📈;第三,是冷靜、清明的大腦💇🏼;第四🪥,是勇於實踐的毅力和勇氣👩🏻💼。肖瑛老師教導同學們,每天收獲幾兩🕧,雖然在秤上看不出,但不堅持,就會什麽都得不到。

肖瑛老師就“社會學是怎麽思維的💎🤜?以及“如何養成社會學的思維📻?”這兩個問題🔏🐏,向同學們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肖老師認為社會學的思維有三個特質📮。它是個人主體性的確立💇🏻♂️、歷史感和經驗感🤵🏻♀️🤳。而養成社會學思維需要同學們不討厭理論、積極參與各種社會調查和實踐、推己及人的自我反思📘、讀書無禁區和學無止境🙆♂️🧝🏽♀️。
講座最後🧑🏽🦱,肖老師建議同學們主動出擊,尋求老師們的建議和幫助,參與各種各樣的讀書會和學術活動以及參與五花八門的調查◾️。肖老師演講風趣幽默👩🏿💼,用自己和學生們的一些有意思的經歷,向同學們分享關於社會學學習的經驗,給予同學們豐富的社會學學習的指導和建議,讓很多剛進入意昂3体育的同學對社會學學習方法有了更多的認識🛒,也對社會學學習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同學們也從肖瑛老師的講座中🚵,感受到他對意昂3体育的新同學們的關心與期望,以及意昂3体育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下午👨🏼✈️,意昂3体育張天明老師為同學們帶來“社會工作的研究——以精神健康為例”的主題講座。張天明老師以一段演講視頻為引🥲,將社會工作者比作具有超能力的人🍌,引導大家思考🧵:什麽是社會工作研究?輔以實例的講解,老師向我們說明了社會工作研究是以理解社會問題、社會現象、個體的行為和評估一項政策或幹預是否有效為研究議題🏒🎆,以“證據為本”為原則,定位實踐而開展的研究。

提起了同學們的興趣後,老師以精神健康為例💗,具體介紹了怎麽開展社會工作研究🪓,包括社會工作者角色和服務對象。介紹了精神健康和精神障礙的定義後,老師不僅就“阿明的故事”讓同學暢談感受,還播放視頻《我有一只叫抑郁症的黑狗》,讓同學們在互動中明白,社工的服務對象除了患者外還有家屬,同時需要提前意識到患者精神健康的問題幫助他們進行藥物治療🔸,負責患者恢復後對社會和群體的回歸🤴🏼📫,並同他們一起對抗社會歧視與汙名。
緊接著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探討了“媒體與精神障礙”和“精神障礙汙名”的重要議題🪨。老師通過讓同學們現場自行搜索精神障礙並分享感受🐃,以及展示經典的新聞案例讓同學們了解到媒體對於產生並深化對精神障礙患者的歧視的影響。又通過當場收集以對精神障礙的看法為名的問卷,了解同學們對精神障礙患者的看法,讓同學們理解什麽是精神汙名🤩,以及汙名發生的過程。在觀看了有關精神障礙康復患者的視頻後🧦,同學們在暢談感受時🤫,明顯改變了看法和觀點。借著同學們的更深一步理解,老師介紹了影像發聲❕,真人圖書館照片🍐,啟發式訪談等去汙名化的方法,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讓同學們更深刻地理解了社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活動的最後👩🏼🎤🧚🏽♀️,老師推薦了許多相關的書籍和影視作品,表達了希望同學們對社會工作的理解和研究能繼續下去的美好願景。

兩場講座,不僅讓同學們更加了解自己的專業🎹⚡️,並為之感到自豪🕵🏻♂️,也讓所有分流進入意昂3体育的同學們有了新的思考視角和社會認知👨🏿🏫,為社會一周系列活動的理論學習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供稿人👩🦰:陸靜怡、楊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