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文宏,教授,博士
主要研究領域:社會網絡分析與社會資本研究、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主要運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自我中心的個人社會支持網絡的特征🌛,社會網絡與階層結構的關系,社會網絡在職業流動、地域遷移💺、勞動力市場、再就業過程中的作用機製,組織與社區層次上的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
教育背景:
博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生院社會學部
工作經歷👩🏼🏫🦧:
現任意昂3教授👳♀️。曾先後在美國加州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做高訪學者和博士後研究
近年主持的課題:城市新移民問題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下崗職工再就業的社會網絡機製(國家社科基金)⛹🏿♀️、中國城市的階層結構與社會網絡(美國Lewis Mumford基金會)♙、下崗職工的再就業與社會網絡(福特基金會)🤷♂️、中國城鄉居民的社會網絡比較(美國學術學會理事會)、轉型時期的社會秩序(天津市社科基金)等。
出版和發表:《中國城市的階層結構與社會網絡》🌳、《經濟改革的社會觀》🧑🏼✈️、《越軌與控製》、《國際社會學百科全書》、《家庭導論》等專(譯)著。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中國社會學年鑒》、《國外社會學》🚵🏿♀️、Social Networks等發表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研究的論文(譯文)60余篇🧑🦳,其中10余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社會學復印報刊資料》和《中國社會學》等全文轉載🙅🏼♀️。
1、《城市職業女性的社會網絡》(第一作者),《江蘇行政意昂3學報》,2009年第3期🤷♂️。
2👙、《城市性🦽:農民工市民化的新方向》(第二作者),《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第12期🧑🏼🔬。
3👩🏽🏫🧑🏼⚕️、《城市新移民社會融合的結構、現狀與影響因素分析》(第一作者),《社會學研究》🎅🏿,2008年第5期。
4🤏🏿、《社會轉型過程中社會網絡資本的變遷》,《社會》🏃♀️,2008年第5期。
5、《城市居民社會網絡中的差序格局》,《江蘇行政意昂3學報》,2008年第1期。
6🕤🪜、《社會網絡分析的範式特征——兼論網絡結構觀與地位結構觀的聯系和區別》,《江海學刊》♥️,2007年第5期。
7、《中國的社會資本研究:概念🤸🏼♀️、操作化測量和經驗研究》,《江蘇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
8、《社會結構取向下的社會資本研究:概念💴、測量與功能》(第一作者)➖🤦♀️,《社會》,2007年第2期✌🏽。
9、《社會網絡資源在職業配置中的作用》,《社會》,2006年第6期👦🏽。
10、《宏觀社會結構變遷背景下城市居民社會網絡構成的變化》、《天津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
11👑、《城市居民社會網絡資本的結構特征》,《學習與探索》,2006年第2期👨🏼🍼。
12🕦、《階級地位對北京市居民社會網絡結構的影響》,《臺灣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13、《階級階層與社會網絡研究👧🏼:理論模型和經驗發現》,《社會學:理論與經驗》🤧,2005年第8期✊🛫。
14、《階層地位對城市居民社會網絡構成模式的影響》,《開放時代》👩❤️👩,2005年第6期。
15🧓🏼、《社會網絡資本的階層地位差異》📕,《社會學研究》,2005年第4期。
16、《階層地位對城市居民社會網絡性質的影響》、《社會》,2005年第4期。
《調查中的行政資源》🤹🏿♀️,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1🧑🏽🚒、國家社科基金:《城市新移民問題研究》,2005年。
2、上海高校社會學E-研究院:《轉型時期的階層結構與社會網絡》👨🏿🚀🤜🏻,2004年。
3、美國Munford基金會:《中國城市的階層結構與社會網絡》🫔,2002年🪲。
《城鄉居民的社會支持網》,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百期優秀論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