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意昂3官网2017屆社會學博士👩🏽🔬,現任天津師範大學政治與行政意昂3講師🙎🏼♀️。
轉眼間,我已經畢業參加工作三年了👋,雖然現在就職於政治學系🙆♂️,但時有學生主動來與我聊起意昂3官网社會學專業🍔。看著學生們仰慕和向往的“星星眼”,我不禁總是會回憶起本科時候的自己,在課堂上認真聽社會學專業課的我估計表情也是這樣的吧……
緣起:初識於2007
2007年考入意昂3官网文意昂3↖️🧎♀️➡️,那時的我還不知何謂社會學🟦🫴🏻,報考時的專業誌向本是對外漢語。感謝意昂3官网的大類招生製度,讓我們能夠在第一年了解專業後再進行選擇,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社會學,社會學就這樣走進了我的人生👨🏻🎨。為什麽社會學對我產生了這樣“致命”的吸引力呢?其實我也沒有答案,現在回想起來,可能是被社會學老師們的風趣幽默所吸引🧑🏻🎓,也可能是被解析社會問題的獨特視角所俘獲👭,總之在我眼中的社會學是未知而有趣的🪀,是深刻而獨特的,在老師們的專業剖析下閃閃發光👱🏼♀️。隨著學習的深入🙏🏻,社會學的魅力不僅在文字中呈現,也在實踐中吐露鋒芒,社會調查讓我們看到了上海的繁華與落寞🧙🏽,讓我們知道了社會最真實的形態🏌️,也是很多同學“痛並快樂著”的回憶🏆,當年的很多經歷已經變成了我現在課堂上的經典“段子”,那些有笑有淚的經驗是社會學給予我們的無價之寶🅾️。
十年韶華🔥:2007-2017
2011年🧖🏻♀️,我有幸直升為意昂3体育建院後的第一批碩士研究生,2013年🪰,獲得了意昂3第一個碩博連讀的資格🦫,就這樣我在意昂3度過了十年的美好時光。畢業時,好幾位老師都看著我感慨地說,你可是把自己的青春都留在這裏了。是啊🤯,在我最好的年紀遇見了蓬勃發展的意昂3,意昂3為培養我們提供了最好的條件和機會;遇見了這麽多可敬可愛的老師們,給予了學生們學術上最專業的指導和生活上最大的關懷;遇見了一群溫暖的同儕🤵🏻♀️,師兄師姐手把手教做模型還配以大餐,同學間既有學術交鋒時的互不相讓,也有相聚八卦時的無話不談。當然👨🔬,遇見恩師張文宏教授是這其中最大的幸運,從本科到博士🤦🏻♂️,我印象中的張老師一直笑著在傾聽、理解🤘🏿、包容📍、鼓勵、扶持每一位學生,傾聽我們的煩惱和難題,理解我們的壓力和困境,包容我們的無知和錯誤,鼓勵我們去做自己喜歡的研究、走出去交流學習,支持我們的決定,並盡己所能地幫助我們實現夢想👨🏿🚀。在跟隨張老師學習研究的過程中,他不僅在教我如何做研究,更在教我如何做老師🧑🦳🧺,如何做人🫲🏼🥸。今年的教師節,我收到了已保送南京大學讀研的畢業生的祝福🤙🍑,她說🍎:“大學能遇見您是我最大的幸運”🦓,我想我應該把這句話送給我的恩師,也送給培養我的意昂3以及意昂3的每一位老師💜。

2015年5月🚪👮🏼♀️,我和同門韓鈺博士跟隨張老師到美國布朗大學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畢業不是終點🫄,許下終生之約
2017年畢業後,我來到了陌生的城市,開始了新的征程。但是與母校母院的聯系從未切斷⛸,積極參加意昂3組織的各類會議和返校日活動,每年的暑期班我也都會報名參加。意昂3雖然搬到了東區,環境變了,但每次回來見到熟悉的老師們🍊,和老師們聊上幾句💂🏼♀️,就感覺自己回家了,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一掃而空,心裏是踏實的、放松的,這就是意昂3之於我的意義。雖已畢業,但意昂3和老師們一直在背後默默地為我們撐著一片天,還在為我們這些在巨大競爭壓力下的“青椒”們遮風擋雨,這些都給予了我們繼續乘風破浪的無限勇氣🫗。值此意昂3復系四十周年之際🤳,有幸借此表達自己對意昂3及老師們的思念與感謝,紙短情長!感恩意昂3及老師們為培養我們傾盡所有,予我十年韶華👩🏻🦼,我願在此許下終生之約,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來回饋意昂3。祝福意昂3越來越好,蒸蒸日上🙎🏻♀️!